“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入中国,北京市3000余名学生,高呼“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并火烧签订21条时的外交次长、卖国贼曹汝霖的家――赵家楼,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
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之下,北洋军阀政府迫于国民巨大的压力,不得不选择了妥协。最终,北洋政府做出决定,罢免了当时与会代表,选择了新的代表人员参加会议。在随后的政府高级会议当中,面对山东的主权问题等,高层内部达成了一致协议,拒绝签字。而在随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也执行了当时的决议,没有在条约上签字,捍卫了山东的主权。
“五四青年节”的核心精神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以及“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五四青年节”的意义
“五四青年节”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纪念“五四运动”,二是作为青年的节日。两者共同构成了包含深厚历史与现实内涵的精神原动力,它既是对历史承诺的担当,又是对未来历史的观照。它号召所有青年人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希望所有青年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五四精神历经百年,
那份炽热传承魂从未折断,
那份拳拳爱国心从未改变,
那股昂昂奋斗劲从未松懈!
五四运动,是永远的记忆;
五四青年,是永远的楷模;
五四精神,是永远的向导!
用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接见中国留苏学生时勉励广大青年的话作为结束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最后祝同学们五四青年节快乐,永远保持一颗青春心态,为现在奋斗,为未来奋斗!努力向阳,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