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简介 | 招生就业 | 组织机构 | 党群工作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示范中心 | 团学动态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示范中心>>正文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24-11-12 10:58  

2023 1 1  ——2023 12 31 日)

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党政领导下,在各个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生物实验教 学示范中心的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务实担当,在实验室基础设 施建设、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开放运 行和示范辐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1.开展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我校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 水平师范大学的硬件基础。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下,中心相继完成 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微生 P2 实验室等本 科实验教学平台升级改造工程。为人才培养全新打造通风良好、环境优美、安全 设施完备,多媒体教学的实验室和育人环境。

2.创新实验课程体系,推动生物学科建设

示范中心坚持“厚基础、强技能、重创新 ”的育人理念,以落实立德树人 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心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新 构建。以培养学生生物学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遵循“两性一 ”的基本原则,对实验项目进行重新安排、设计,对实验体系进行重新构建, 倾力打造动物实验、植物学实验、微生物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创新设计实验 “技能+探索+创新 ”三层次融合式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课程体系。并与“思政+ 创新创业 ”两大要素融合,推动生物学科建设,实现立德树人。中心承担生物科 学、生物技术、园林、制药工程和园艺 5 个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优化课程实验 类型占比,提升了综合性实验项目和创新创业实验项目数量占比;各教学团队紧 密结合实验课程体系,开展第二课堂,科研创新,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 成。

3.利用黑龙江省东部生物资源优势开展实践育人

学校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专业利用镜泊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牡丹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道河子等地方生物资源优势开展专业实习、创新创业训练、毕业论文、动植物标本大赛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鼓励学生积极参 加教师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探究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4.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中心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以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为契机,不断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力求打造出具备高阶性、创新 性和挑战度的一流本科课程。本年度,中心共建设省级级一流课程 2 门。获批第 三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1 门。荣获第三届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   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两项。中心将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立德树人。

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

标本馆每周三开放,平时预约开放,通过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的开展,学生 和参观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可以看到不同种 类的动物标本、植物标本以及微生物标本,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生物 学科的理解,同时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传承生物文 化,促进文化交流,还可以提高环保意识。科普活动得到了牡丹江晨报报道。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学生在示范中心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全国和省级的各种实验技能大赛、 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3,创新创业类)中,荣获国家级三等 1 项。省级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3,科学探究类)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

2.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 获二等奖 1 项。

3.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总决 赛中获银奖、铜奖 12 项。

4.指导学生参加 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计划赛道全国总 决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

5.指导学生参加 2023 年第十七届 ican 大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三等奖 1 项。

6.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黑龙江高校大学生植物标本制作联赛一个二等奖, 两个三等奖,两个优秀奖。

二、人才队伍建设

(一)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实验教学作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 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和学 院特别重视示范中心的教学团队建设。

目前,示范中心实验教学团队由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组成。 团队成员由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教授、副教授以及年轻的讲师和助教组成。 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有着较深厚的学术造诣,对实验教学充满热情。

为了进一步提升团队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 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团 队成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 接触到前沿的科学技术。中心还注重实验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投入大量资金购置 先进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些措施,实验教学团队在提 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示范中心实验教学团队的 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优化团队结构和提升教学质 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1.队伍建设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本年度新增 3 名博士和 1 名硕士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有 3 名教师外出进修。他们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能 够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中。

2.积极鼓励教师线上或者线下积极参加相关的教学、科研研讨会和培训会,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学院参加各类培训 50 人次。

3.积极参加学校、中心组织的各项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课堂设计培训,充分 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把课堂作为落实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发挥每 门课程、每个课堂的育人职责,形成课程思政和知识教育有机统一,全方位提升 教学能力。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中心遵循“两性一度 ”的基本原则,依关联矩阵建立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更 新前沿教学内容,引入讨论式、任务驱动式、问题引导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 采用班级分组授课、小组合作学习、开放实验室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采用 量化和非量化等多种教学评估手段。按照“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 ”的人才培 养要求,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申报各级教改和各级科研课题。本年度 共获省部级和厅局级各类科研项目 19 项,出版教材 3 部,发表教学论文 11 篇; 科研论文 53 篇,其中SCI10 篇和核心期刊论文 34 篇,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 大提升。2 门课程荣获省级一流课程。生物科学专业顺利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中心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超星平台建立了“遗 传学 ”等一系列网络课程。中心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新构建。以培养学生生 物学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遵循“两性一度 ”的基本原则,对   实验项目进行重新安排、设计,对实验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倾力打造动物实验、 植物学实验、微生物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创新设计实验等“技能+探索+创新 三层次融合式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课程体系。并与“思政+创新创业 ”两大要素融 合,推动生物学科建设,实现立德树人。

中心所属实验室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对参加创新实验的同学、参加全国或 省部级相关竞赛的同学等进行开放。标本馆每周三开放,平时预约开放,通过线 上线下科普活动的开展,对于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们而言,标本馆是生动的 自然科学课堂。可以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各种动植物标本,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形 态结构和生态特征,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对大学生来说,标本馆为 专业学习提供了实践场所。

同时,中心也十分注重运行安全,有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并明确了安全管 理办法。中心实行安全巡视制度,要求各实验室负责人每天进行安全巡视,发现 隐患及时处理,杜绝事故发生。每逢周末和假节日前,对各实验室进行每间房间 巡查,重点查水、电、门、窗安全。2023 年,全年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中心重视对外交流和沟通,2023 1 5 日邀请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 研究所王守现所长等一行人员到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学指导,同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建立本科生实习基地,就研究生联合培养达成共识。 2023 9 5 日,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进行沟通交流,双方就本 科生实习基地及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事宜进行了交流。本年度获批 2 个省 级研究生工作站。


关闭窗口
技术保障 | 教育培训 | 中心简介

Copyright ©201406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版权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政编码:1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