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简介 | 招生就业 | 组织机构 | 党群工作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示范中心 | 团学动态 | 食用菌产业学院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推荐>>正文
 
带你走进标本馆第二百七十三期——猕猴
2025-10-13 23:08  

猕猴(学名:Macaca mulatta)是灵长目猴科猕猴属的典型物种,别名恒河猴、猢猴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及中国南方地区,具有短尾、颊囊等特征,适应性强且与人类生理相似,常用于医学研究。

17053

形态特征

体型中等,体长430-600毫米,雄性体重7-10千克,雌性体重5-6千克,雄性比雌性稍重。体毛大体为黄棕色,头冠橙色,上背灰色,腰部橙黄色或锈棕色,臀部胼胝呈肉红色,尾基部泛出橙色,尾长150-320毫米,约为体长之半。头顶无旋毛,额略突,眉骨突出,颅骨相对较圆,无矢状脊,颅全长95-122毫米。面部裸露无毛,眼眶由骨形成环状,两眼向前,吻部较短,两颊有颊囊,有两对门齿。

生活习性

典型的杂食性动物,食谱随季节和环境变化,极具适应性。口腔两侧有颊囊,可暂时储存食物,方便携带至安全地点后再慢慢咀嚼。属于昼行性动物,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白天活跃于地面和树上,夜晚则在岩壁或树上休息。过群居生活,群体规模不等,小则十余只,大则上百只,由多个“母系单元”组成。社会结构为母系社会,群体的核心是雌性猕猴及其后代,雌性一生不离开出生群体,而雄性成年后会离开原生群体,加入其他群体。

生长繁殖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交配期多在秋冬季节(9-12月),此时雄性会通过展示力量、梳理毛发等行为吸引雌性。雌性妊娠期较长,约为133-200天(平均约5-6个月),因此产仔期集中在春夏季(3-6月),此时气候温暖、食物充足,利于幼猴存活。通常为胎生,每胎多数情况下只产1只幼猴,双胞胎极为罕见。育幼工作主要由雌性猕猴承担,幼猴出生后会紧紧抱住母亲的腹部或背部,随母亲活动,依赖母乳生存。

分布范围

中国是其重要分布国,分布范围从东北的太行山南端(河南、山西交界)延伸至长江流域,南抵海南岛,西达西藏南部,涵盖了森林、山地、丘陵等多种地形。其栖息地海拔跨度极大,从0米的沿海平原到4000米的高海拔山区均可生存,能适应森林、灌木丛、草原、岩石坡等,甚至靠近人类活动的农田和村庄边缘。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通过此公众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关闭窗口
技术保障 | 教育培训 | 中心简介

Copyright ©201406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版权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政编码:1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