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简介 | 招生就业 | 组织机构 | 党群工作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示范中心 | 团学动态 | 食用菌产业学院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推荐>>正文
 
带你走进标本馆第二百六十九期——螺纹鸭
2025-09-15 23:21  

螺纹鸭(Anas falcata),别名扁头鸭、镰刀鸭,属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是中型鸭类,体型略较家鸭为小,体长40-52厘米,因其胸、腹、胁部密布由大渐小的黑白波纹,排列成有序的特异图案,形似编织物而得名,也有“花边小天使”的美称。它们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在中国,繁殖地集中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冬季则迁徙至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常见于湿地、湖泊、江河等水域,多在开阔水面活动。螺纹鸭是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水藻、水生植物嫩叶、种子、草籽、草叶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偶尔也会捕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水生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

形态特征

螺纹鸭雌雄异形异色,差异十分明显。雄鸭在繁殖期极具辨识度,头顶呈暗栗色,仿佛戴了一顶深色小帽,头侧、颈侧和颈后的冠羽则是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铜绿色,仿佛披上了华丽的披风;额基处有一显眼的白斑,像是特意点缀的装饰;颏、喉洁白如雪,而在颈基处有一条醒目的黑色横带,好似佩戴了个性的项链。其三级飞羽特长,向下垂落,形如镰刀。下身布满黑白相间的波浪状细纹,好似精心编织的纹理,尾下两侧各有一块三角形乳黄色斑,独特又美丽。到了非繁殖期,雄鸭的羽色会变得与雌鸭相似。雌鸭体型稍小,上身主要为黑褐色,上面满布淡棕红色“U”形斑,下身棕白色,同样布满黑斑,整体色调更为朴素,利于在环境中隐藏。

栖息环境

螺纹鸭对栖息环境的选择较为多样,多偏爱江河、湖泊、河湾、河口及其他沼泽地带。繁殖期时,它们倾向于选择偏僻且生长有茂盛水生植物的中小型湖泊,这里既能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又能为它们的巢穴提供良好的隐蔽场所。冬季,除了常见水域,在农田和沿海沼泽地带也能发现它们的踪迹,一些水域附近的草丛和灌木丛也是它们筑巢的理想地点。

生活习性

螺纹鸭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冬季和迁徙季节汇集成10余只至数十只的大群,有时还会与其他种类的鸭子混群。它们生性胆怯而机警,白天大多在开阔的湖面、江河、沙洲或湖心岛上休息和游泳,清晨和黄昏才会前往附近农田或水边浅水处觅食。飞行时,它们动作灵活迅速,还会伴随着低沉而带颤音的叫声。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它们开始从越冬地往北迁徙,3月末4月初到达我国河北东北部和东北地区,其中少部分会留在当地繁殖,大部分则继续北上。秋季于9月中旬至10月末南迁,少数迟至11月初。

关闭窗口
技术保障 | 教育培训 | 中心简介

Copyright ©201406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版权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政编码:1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