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野溪畔或荒坡草地,常能见到一种顶着白色绒毛的植物,它就是野棉花。虽名字带“棉花”,却与我们熟知的经济作物棉花并无亲缘。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藏在自然角落,用独特的姿态装点着山野,也承载着不少实用价值与文化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野棉花的世界。
科属位置:毛茛科银莲花属
拉丁学名: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ex DC.
植被分布:主要分布于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区
01『形态特征』

野棉花植株高6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密被白色绒毛。基生叶为掌状分裂,边缘具锯齿,叶片背面密被白色柔毛。野棉花的花期7-10月,花萼粗壮,通常为白色或粉红色,倒卵形。果期9-11月,聚合果呈球形,成熟后宿存花柱伸长成棉絮状,形似棉花,故名“野棉花”
02『生长习性』

野棉花多生长在海拔1000-2800米的山地草坡、沟边或疏林中。它适应能力较强,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性好,能在-10℃左右的低温环境中存活。对土壤要求不高,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野生状态下常成片分布,繁殖以种子为主,也可分株,具有较强的自然扩散能力。
03『主要价值』
野棉花有多重价值。在生态价值上,野棉花也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具有生性强健、秋季开花,管理粗放,覆盖性好的特点。野棉花茎、叶、根具有很强的铀富集作用;在药用价值上,野棉花根状茎供药用,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肠炎、痢疾、蛔虫病等症,也可作土农药,灭蝇蛆等。
04『植物文化』
在一些地区的民俗文化中,野棉花有着特殊的寓意。它那洁白如雪的花朵,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常被人们赋予对生活的美好期许。而且,野棉花在山野间自由生长的姿态,也成为了坚韧、不屈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不轻易放弃。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通过此公众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