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简介 | 招生就业 | 组织机构 | 党群工作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示范中心 | 团学动态 | 食用菌产业学院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推荐>>正文
 
科普微课堂第二百五十四期|彩虹“消失”之谜:雨后彩虹为何转瞬即逝?
2025-08-12 10:24  

雨后初晴,天空偶尔会挂起一道绚丽的彩虹,却常常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后悄然消失。这短暂的美丽背后,藏着光与水滴的奇妙互动规律。

彩虹形成的“必要条件”:光、水滴与观察角度

彩虹的本质是太阳光经空气中的水滴折射、内壁反射及射出时再次折射后形成的色散现象,这一过程将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最终呈现为弧形彩带;其形成需满足三个关键条件:空气中存在足够小水滴(如雨后、雾中),阳光从观察者背后照射(故彩虹总出现在太阳对面),且太阳高度角不超过42°(因此早晨或傍晚更易观测到)。

彩虹“消失”的三大原因

一是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会因温度升高蒸发或受重力沉降,数量减少、大小不均时,光的折射反射条件被破坏,干燥时彩虹可能仅存几分钟,湿润时可维持半小时以上;二是太阳升高后,阳光与地面夹角超过42°,光线进入水滴的角度不再满足折射条件,故中午难见彩虹而早晚更易出现;三是云层遮挡阳光或光照减弱,会使折射色光变暗,彩虹随云层移动时而显现时而“隐身”,如同光影魔术。

特殊环境下的“持久彩虹”

在瀑布、喷泉等常年有水滴飞溅的地方,空气中能持续保持大量小水滴,只要阳光角度合适,彩虹可能持续存在几小时甚至更久,形成“永久彩虹”的奇观。比如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冰岛的间歇泉附近,就常常能看到长时间停留的彩虹。

彩虹的短暂,源于它对自然条件的“精密依赖”。每一次出现都是光与水滴的完美合作,每一次消失都是环境变化的自然结果。这份转瞬即逝的美丽,也让它成为大自然最浪漫的“惊喜礼物”。


关闭窗口
技术保障 | 教育培训 | 中心简介

Copyright ©201406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版权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政编码:1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