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绿海飞扬志愿者服务队于2025年暑期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绿海飞扬志愿者们带着“科艺交响,心灵光合”的初心,走进校园开启了一段特别的支教旅程。在这里,果蔬是解读大自然的关键,模型制作是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与踊跃的提问,成了志愿者心中最珍贵的宝藏。未来,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让科学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让温暖的光芒照亮更多成长的旅程。

我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绿海飞扬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谢承程。第一次作为队长带领队员们参与支教活动,幸得圆满,也非常开心能够回到我的母校进行支教工作。穿梭在城市的街巷里,推开小学教室和幼儿园活动室的门,总被另一番生动的景象所打动。
在这里,孩子们会举着自己动手制作的细胞模型追着问“老师,我们真的由小小细胞组成吗”,也会拽着你的衣角分享刚学会的儿歌,奶声奶气里全是对世界的热望。作为队长,看着队员们从设计趣味科学课的紧张,到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松弛,再到临别时被塞满一兜“秘密小纸条”的感动,忽然懂了:城市里的支教,是用陪伴填补细碎的时光缝隙。
我们带着画本和实验器材而来,却收获了更珍贵的——是小学生眼里对知识的执着光,是幼儿园孩子扑进怀里的柔软拥抱,是队员们讨论课程设计时眼里的认真。那些在教室中备课的喧闹,在活动室写写画画的认真,在放学时被一声声“明天见”包围的温暖,都成了藏在城市肌理里的温柔印记。
原来无论在山间还是街巷,教育的温度都一样滚烫。用一点点时间,换一群孩子眼里更亮的光,这本身就是最值得的事。“七彩假期”,我们再会!
——谢承程

参与本次“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是我作为学生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行动,也是难忘的经历。活动中,我与孩子们一起手工制作、开展知识科普,一起领略生物的魅力。看到他们认真听讲、细致制作细胞模型,我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也体会到志愿服务的力量。我们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主动给予温暖和鼓励。从孩子们的略带羞涩到无话不谈,我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也实现了自我提升。未来,我会继续参与志愿服务,努力践行党的宗旨,让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赵文静

我很荣幸参加此次“七彩假期”活动,起初,我参与活动的初衷是帮助孩子们度过充实的假期,但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收获更多。我深刻体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意——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善于启发思考、引导做人,更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因为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面对个性多样的学生,正确的教育方式甚至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未来,我将以“成为合格教师”为毕生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为下一代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王世明

支教的每一页都写着纯粹与成长。这些细碎的温暖,比备课笔记更珍贵。支教从不是单向付出,孩子们用纯粹教会我:教育要捧着一颗颗真诚的心。这段“七彩假期”,不仅给孩子们带去了色彩,更让我读懂了教育的意义——用真诚换真诚,用热爱育热爱。
——谷慧一

参与“七彩假期”志愿服务,让我收获满满。课堂上,我们和弟弟妹妹们一起探索生物的奥秘、体会大自然的奇妙;他们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心中的环保愿景,用稚嫩的双手培育种子,见证生命破土而出。看着他们眼里闪烁的惊喜与自豪,我倍感温暖。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我不仅体会到奉献的快乐,更懂得耐心与责任的重要性。弟弟妹妹们纯真的笑容,让我深感所有付出都值得。未来,我还想继续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陪伴他们度过快乐时光。
——刘润清

我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绿海飞扬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于欣宇。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实践活动内容,在我看来,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人们常说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全面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与服务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为以后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纸上得来终觉浅,社会实践既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也在实践中开阔了视野,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支教从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孩子们用他们的天真,教会我什么是热爱与纯粹。这段日子像一粒种子,落在我心里,也或许,落在了他们望向远方的眼神里。
——于欣宇

这次“科艺交响·心灵光合”活动让我收获满满。看着孩子们在果蔬种植课上认真水培豆芽和芹菜,在细胞模型制作时兴奋地讨论细胞核的样子,我真切感受到知识传递的力量。印象最深的是生态绘画课,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对绿色未来的向往,他们的创意和热情深深感染了我。孩子们的笑容和好奇的眼神,让我明白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自我成长。能以专业陪伴他们探索生命奥秘,我感到无比有意义。
——付愉

这个暑假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让我收获满满。从备课到实操,每一步都凝聚着我们的用心。为了给小学生们上好课,我们反复打磨教案,亲手捏制黏土教具,每一份准备都藏着期待。给牡丹江市人民小学的学生们上植物科普课时,他们眼中的好奇与求知欲深深打动了我;用黏土教他们捏细胞结构时,看着一张张稚嫩却认真的小脸,我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讲述濒危物种保护时,那一双双流露出心疼的眼睛和那一声声惊叹,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知识传递的温度。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与组织能力,更让我懂得作为生科学子的责任——用专业知识播撒热爱生命的种子。
——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