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特色
制药工程是化学、药学、工程学与医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专业依托省级北方药食技术工程中心,立足黑龙江省丰富的北药资源,“以生命学科、化学学科、药学学科”为理论基础,形成交叉学科实践基础,结合工科发展趋势,从而拓宽就业口径,主要培养生物医药、化药、中药、保健品、食品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结合专业特点与制药企业建立了良好关系,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以科研促教学,以企业促就业的模式。

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无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药剂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有机波谱分析、药事管理等。全方位夯实知识体系,助力学生掌握核心技术。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药品、辅料、医药中间体(中药)及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检验和质量管理,能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和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工程设计与质量管理和科技服务等工作。
现毕业11届学生,除了医药行业优秀毕业生外(例如:信达生物、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哈药集团、九芝堂等),在高校、研究所、中学等不同行业崭露头角,例如:李鹏羽同学现在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作,李懿航同学从药代做起今天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青橙(甘肃)医疗软件有限公司”,闯出一片天地,利润达到千万级。更有多名同学研究生毕业后植根东北黑土地在牡丹江、鸡西、哈尔滨等单位从事中学教育事业。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多人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系统、沈阳药科大学等高校。

此外,制药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博士比例较高达到78%,近年来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
园林专业介绍
专业概况
1.地域特色鲜明
为满足城市建设行业和园林企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以“新农科”背景为依托,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突出专业特色。设有植物生物学和园林工程设计两个研究方向,配备有园林制图实验室、园林设计实验室、园林工程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实验室。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实践实训和参与竞赛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备园林植物栽培、园林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依托黑龙江寒地园林资源与牡丹江“雪城”生态特色,专注寒地植物应用、北方景观设计、生态修复等方向,打造差异化的专业培养体系。
2.师资力量雄厚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3人,其余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外聘教师5人,均具有教授和副教授职称,整体师资力量雄厚,具有较强的学术科研水平。本专业教师均具有科研项目多项,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近30人,学术成果较丰富。并依托省级重点学科支撑,师资团队含多名省级生态园林专家,产学研结合紧密。
3.课程实践并重
专业核心课程:构成设计、美术、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林艺术原理、植物景观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制图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SU/PS等)。
特色模块:寒地景观设计专题、创新创业实践、园林景观设计竞赛、镜泊湖、北京和大连的实习。

创新创业赋能
双创平台:通过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学生团队获“互联网+”“挑战杯”省级奖项几十项。
校企合作课题:与牡丹江园林管理处、镜泊湖景区等联合开展小微绿地改造、文旅景观设计等实战项目。

实习实践强基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保障本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除了安排牡丹江本地的实验实践外,学校还安排学生在大二期间去镜泊湖风景区进行实习与见习,并在大三期间安排学生到北京、大连等地进行实习实践。

升学就业双通道
考研方向:
对口院校: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985,211大学,近3年考研率约25%。
考取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林学和风景园林硕士等。
就业前景:
主要领域:园林设计公司、地产景观工程、市政绿化部门、生态旅游规划、教育机构等。
加入我们,缔造可持续的风景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园林专业——以冰雪为纸,以生态为笔,助你成为兼具科学精神与艺术思维的行业菁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