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简介 | 招生就业 | 组织机构 | 党群工作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示范中心 | 团学动态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推荐>>正文
 
带你走进标本馆第二百四十九期——【斑背潜鸭】
2025-04-21 22:11  

斑背潜鸭(拉丁学名Aythya marila,英文名Greater Scaup),别名铃凫、东方蚬鸭等。斑背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中等体矮型鸭,它身姿优雅、羽色独特,是一种神秘而优雅的鸟类。

形态特征

5B33

斑背潜鸭有着辨识度极高的“外貌”。雄鸟头和颈皆为黑色,具绿色光泽,胸为黑色,上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色;下背和肩羽为白色,并杂以黑色波浪状细纹。雌鸟头、颈、胸和上背褐色,具不明显的白色羽端,形成鱼鳞状斑,下背和肩褐色,有不规则的白色细斑,嘴基有一白色宽环。

生活习性

4D27

斑背潜鸭是迁徙性鸟类,常成群活动,秋冬季节常集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与其他鸭类混群栖息于开阔湖泊、江河、海湾、河口及沿海地带。它们是潜水高手,能潜入水下数米深处觅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以及软体动物、甲壳类、小鱼等为食。

生长繁殖

6077

斑背潜鸭繁殖期为5—7月,通常在冬末即已成对,以对为单位成群到达繁殖地。营巢于湖泊或河流外边干燥地上,通常紧靠水边。每窝产卵7—10枚,卵为灰橄榄色或褐色,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27—28天,雏鸟经过40—50天雏鸟期后能飞翔。

分布范围

142E9

斑背潜鸭分布于全北界,繁殖于亚洲北部,越冬在温带沿海水域包括东南亚及菲律宾。在我国,冬季主要栖息和活动在近海浅水处、河口、海湾、内陆湖泊、水库和沼泽地带。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通过此公众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关闭窗口
技术保障 | 教育培训 | 中心简介

Copyright ©201406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版权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政编码:1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