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简介 | 招生就业 | 组织机构 | 党群工作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示范中心 | 团学动态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推荐>>正文
 
科普微课堂第二百二十四期|哺乳动物的颜色
2024-12-24 22:00  

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绿色昆虫、鸟类和爬行动物随处可见。它们或隐匿于草丛,或翱翔于天际,或穿梭于林间,将自然的绿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但反观哺乳动物,却罕见绿色身影。究竟是基因的限制,还是进化历程另有安排?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

首先让我们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哺乳动物的毛发颜色主要由两种黑色素决定:真黑素和褐黑素。真黑素负责产生黑色与棕色,褐黑素则产生黄色与红色。通过这两种色素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便形成了哺乳动物多种多样的毛色,像黑色的熊、棕色的马、黄色的狮子等。但由于哺乳动物体内缺乏能制造绿色色素的基因,无法像其他动物那样通过体内特殊的色素合成途径生成绿色,所以仅靠自身的色素体系难以呈现出绿色。

再从进化的视角分析,在哺乳动物长期的进化历程中,绿色毛发并未成为生存繁衍的必需。多数哺乳动物依赖敏锐的嗅觉、听觉以及独特的生存策略来觅食、躲避天敌与繁殖后代。例如,老虎凭借其强大的力量和出色的捕猎技巧在山林中称霸,其毛色有助于在草丛和树林中隐藏伏击猎物;而松鼠在树上活动,其毛色与树干颜色相近,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它们而言,绿色毛发并未带来明显的生存优势,因此自然选择没有倾向于保留或促使进化出绿色毛发的基因。

不过,大自然偶尔也会有奇妙的例外。树懒由于其特殊的生活习性,动作缓慢且长时间倒挂在树上,其毛发上会长出藻类植物,从视觉效果上看,仿佛披上了一层“绿衣”。但这并非树懒自身毛发天然的绿色,而是藻类与树懒共生的结果,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哺乳动物自身难以产生绿色毛发的事实。

综上所述,基因层面的局限使哺乳动物缺失制造绿色色素的关键遗传信息,无法自主合成绿色。同时,进化过程中,其生存策略与环境适应模式未凸显绿色毛发的优势,无需此性状助力繁衍。故而,绿色在哺乳动物群体中难觅踪迹,成为生物进化长河中饶有趣味且独树一帜的谜题。


关闭窗口
技术保障 | 教育培训 | 中心简介

Copyright ©201406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版权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政编码:1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