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尾榛鸡(拉丁学名:Tetrastes bonasia),隶属于鸡形目雉科榛鸡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花尾榛鸡头部和后颈为棕褐色或灰褐色,带不明显的褐斑。额基为白色,眼上缘红色,具有不显著的白色眉纹,虹膜为栗红色,嘴为黑色。上体多为棕灰色,具栗褐色横斑。上背部灰褐色沾棕,带黑褐色横斑,羽端有细小的灰褐色或灰棕白色羽缘。

花尾榛鸡的主要栖息地为山地森林,特别偏好林中道路附近和河谷地区。常见于次生杨树和桦树林、原始阔叶林以及针阔混交林。从400至500米的低山丘陵地带到约1800米的高山林缘灌木丛区域均有分布。

花尾榛鸡表现出明显的趋群性,尤其在非繁殖季节。在孵卵期之外常以小群体或配对活动。花尾榛鸡的活动周期与家鸡类似,从日出持续到黄昏前一小时左右,主要活动包括觅食、社交和移动,但大部分时间还是用于觅食。

花尾榛鸡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是重要狩猎鸟类和关键生态物种。但因人类活动尤其是森林砍伐和过度狩猎,其生境严重破坏,分布范围急剧缩小,栖息地被分割成岛状和带状分布区,种群数量由常见变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