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代代相传,天人合一,其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从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二十四节气的亮相,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而关注和感受着节气之美。与此同时,生科学子们也立足专业特点,在不断学习诗词歌赋中探秘节气养生,不断学习民俗典故中查阅节气药食,不断学习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
本期“二十四节气征文比赛”向大家点亮“白露”的光芒,照亮前路辽阔,共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白露的来源是什么?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于公历9月7至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

白露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由于冷空气转守为攻,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

有关白露的传统习俗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江苏和浙江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白露含秋
秋始白露
让我们一同迎接秋天的到来
珍惜这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