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简介 | 招生就业 | 组织机构 | 党群工作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示范中心 | 团学动态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推荐>>正文
 
【学院活动】珍爱地球,珍惜资源——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观看电影《大漠雄心》
2024-04-23 23:55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为引导青少年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呼吁生科学子们参与到“珍爱地球,珍惜资源”的行动中,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月22日中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于理工楼532会议室组织观看电影《大漠雄心》。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张雅琪、彭赫、学生第一党支部、绿海飞扬学生社团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学生党员、2023级学生干部观看电影。

《大漠雄心》这部电影以大漠为背景,展现了沙区人民群众为改善生存环境,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目标的奋斗历程。大漠的广袤与荒凉,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脆弱。然而,正是这种极端的环境下,人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人性的伟大。

同学们集中观看电影后,对地球环境的保护与担当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学生党员 任美如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电影中治沙与护林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进取的精神,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以苦为乐、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治沙造林、改天换地的务实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学生党员 王孟鑫

通过《大漠雄心》这部影片,我在石光银身上学到了不服输不怕艰难的毅力,他没有因为一些挫折就放弃治沙工作,石光银创造出的不仅仅是一条绿色长廊,他更创造出了一种精神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治沙而奋斗。我们都应坚定自己的信念,才可在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学生干部 汪洋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在沙漠中,一个人、一棵树,慢慢变成一伙人、一片林,最后形成了一片绿洲。石光银同志永不放弃,战斗到底的执着信念激励着我,作为学生干部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生干部 申艺旋

“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石光银老先生的这句话使我感受颇深,也深深的被石光银老先生的事迹所感动,通过这部影片,石光银老先生的先进事迹使我深受启发,我们不仅要有集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的责任意识感,还要胸怀大爱,用真情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向英雄致敬,向梦想致敬!

23级学生 井鑫泉

电影里的石光银出生在一个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但他并没有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所击败,相反,他选择与之对抗,投身于治沙事业。他的事迹充满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有人际交往上的困难,有工作上的磨炼,有学习上的压力。但只有像石光银那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我们才会有希望取得最后的成功。

23级学生 于欣宇

《大漠雄心》这部电影使我深受感动,我深刻体会到了防沙治沙的必要性和紧迫,深刻的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作为大学生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环保的志愿者,传播环保的观念,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让我们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

《大漠雄心》这部影片不仅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英勇奋斗,更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勇于担负时代责任。


关闭窗口
技术保障 | 教育培训 | 中心简介

Copyright ©201406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版权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政编码:157100